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区的黟县探索

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区的黟县探索

今年6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确定22家旅游度假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黟县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区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入选,成为“大黄山”战略实施以来的第一个国家级度假区,也是全国第一个“村”字号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区。

黟县是我国乡村旅游的重要起源地。据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对全国255个重点乡村旅游目的地进行的大数据分析,今年“五一”当天,黟县宏村跻身全国游客热衷的乡村旅游历史文化类目的地榜单前三名。

黟县为什么能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走进这个桃花源中的皖南小县,答案就在眼前。

烟火浅唱,岁月静好

“桃花源里人家”

黄山脚下的黟县,有溪流、草地、山川,淳朴自然的胜景,素有“中国画里乡村”“桃花源里人家”之誉。

黟县是徽商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存有明清时期的民居、祠堂、牌坊等古建筑1684幢,拥有西递、宏村等以古村落为主要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以及6个全国历史文化名村、46个中国传统村落和8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中国明清古民居博物馆”。这里的民居依山而建,古朴而内敛,每一座房屋仿佛是徽州文化的一块拼图。

黟县夏季多雨,空气分外清新。雨后的乡村,不时有村民挑着扁担、背着竹篓,行走在青石板路上,渐行渐远的身影被拉得长长的,宛如画中的人物,行走在穿越千年的山水间。

走进黟县,徽州美学的冲击、烟火气息的安逸扑面而来。在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的当下,黟县的乡村会让游客慢下来,把休闲当作生活,把旅游变成旅居,无拘无束地放飞身心、舒缓焦虑。

“黟”间民宿徽州梦。让游客慢下来,黟县民宿产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旧街墨野黄山集舍

20多年来,黟县始终坚持“古村落+新民宿”双轮驱动发展模式,打造融合乡村生活、民居文化、山水度假、亲子休闲、田园乡居、复古体验六大主题民宿1000多家,占全省民宿总量六分之一,形成了宏村、西递、塔川、碧山、南屏、龙江、美溪、柯村八大民宿集群。同时,发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优势,以“民宿+”为路径,融合生态农业、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电子竞技、摄影写生、户外运动、研学康养等业态,使民宿成为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微旅游”目的地。2023年,全县民宿接待过夜游客220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近20亿元。

山水依旧,旅游焕新

不断描绘乡村的“诗与远方”

黟县,是我国开发乡村旅游最早的地区之一。

1986年,当地西递人凭借古村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优美的田园风光,用一张写在香烟纸盒上的两毛钱门票,开启了中国乡村旅游的先河。

从村集体经营西递,到引进民营资本运营宏村,最先尝到乡村旅游甜头的黟县先后整合南屏、屏山、关麓、木坑、塔川等众多乡村旅游资源,点线面结合,初步形成古村落景点为主、生态观光和休闲农业为辅的乡村旅游格局。

2000年,西递、宏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实现了从产品经营到品牌经营的转变。此后,黟县制订出台了全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重点乡村旅游规划,引导乡村旅游业由相对单一的乡村观光旅游,迈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并举,致力打造“中国乡村旅游第一品牌”。

从画里乡村打造,到和美乡村建设,再到国际乡村创建,黟县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乡村公共服务供给,深化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制定出台全国首个古村落型景区“席地而坐”服务规范团体标准,全域打造“最干净景区”,夯实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加速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价值转换。数据显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黟县增加固定就业岗位近4000个,带动务工就业近1.5万人,全县人均储蓄居全省前列。

塔川书院

黟县有着2200多年建县历史,古老但不呆板,既守正又创新。这里是全国最早的艺术振兴乡村实践地、全国十大写生基地之一,诞生了全省首家精品民宿、首个影视拍摄基地,连续举办了19届国际自行车公开赛、18届全国乡村摄影大展。

如今,休闲度假、生态康养、体育赛事、文化创意、写生研学、影视摄影、精品民宿等业态在黟县遍地开花,形成了宏村乡村旅游产业园、西递遗产小镇、古黟漫居小城、关麓书香小镇等四大乡村集聚区,吸引了近500名“新黟县人”落户创业。

乡村旅游给黟县带来了什么?有人算了一笔账:以今年“五一”假期为例,平均每天有16万人次的游客徜徉在黟县大地,每天有1.25亿元的消费留在黟县,每天有1.84万台车辆进入黟县境内,每天有1.66万人在黟县过夜。

从画里来,到世界去

🌸 相关推荐

“苍老师”谢幕:新AV商业时代与硬盘说再见
365bet.com亚洲版

“苍老师”谢幕:新AV商业时代与硬盘说再见

📅 07-04 👀 7442
目前性能最强的掌机品牌2024,对比排行榜知好坏
如何在 PowerPoint 中去除图像背景 - ClassPoint Blog